解讀GB/T 44139-2024:提升戶外睡袋性能的新規範

解讀GB/T 44139-2024:提升戶外睡袋性能的新規範

在尋找最適合戶外露營的睡袋時,需要考慮許多因素,例如重量、溫度等級、材料、尺寸和附加功能等。選擇睡袋時最重要的決定是溫度等級。

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例如風速、輻射溫度、使用者的姿勢及其穿著的衣物、地面熱阻以及睡袋內部的濕度等,睡袋的熱阻會隨之改變。此外,個人對寒冷的感受也因人而異,受到適應性、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及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睡袋在實際應用中的環境複雜多元。

現有標準情況

一、EN標準(歐洲標準)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標準之一是歐洲標準化委員會發布的EN 13537標準(已更新至EN 23537),它規定了睡袋的溫度等級,包括舒適溫度、最低下限溫度和最高上限溫度和極限溫度。此外,EN標準也要求測量睡袋的隔熱性能、重量和體積等指標。

二、ISO標準(國際標準組織)

國際標準組織(ISO) 的睡袋標準ISO 23537與EN標準類似,它規定了睡袋的溫度等級,並且對隔熱性能、重量和體積等指標有一定的要求。

三、ASTM標準(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也發布了一些睡袋的標準:ASTM F1955主要用於評估睡袋的易燃性,ASTM F1853用於測量睡袋包裝體積,‌ASTM F1720使用加熱人體模型來評估睡袋的隔熱性能,‌ASTM F1932測量睡袋放樣。

四、GB標準(國家標準)

GB/T 38426-2019‌,規定了用於運動和休閒活動的成人睡袋熱阻的測定方法和使用溫度的計算方法。此標準適用於評估穩態條件下睡袋的保暖性能,但不適用於軍隊和極端環境探險等特殊用途的睡袋,也不適用於嬰幼兒及兒童睡袋‌。

最新標準動態: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睡袋的要求第1部分:設計用於極限低溫-20℃以上睡袋的熱性能、品質和尺寸要求》(GB/T 44139.1-2024)和《睡袋的要求第2部分:原材料性能》(GB/T 44139.2-2024)。這兩個標準已經在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了。

GB/T 44139.1-2024

睡袋的要求第1部分:設計用於極限低溫-20℃以上睡袋的熱性能、品質和尺寸要求

GB/T 44139.1-2024等同採用了ISO國際標準ISO 23537-1:2022,規定了用於運動和休閒活動且極限低溫-20℃以上成人睡袋的熱性能、尺寸和質量等指標的標籤要求,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描述了用於評價穩態條件下睡袋保暖條件的測試方法。

不適用於軍用、極端氣候帶探險等特定使用目的的睡袋,也不適用於兒童或嬰幼兒睡袋。

圖源:市場監理總局
GB/T 44139.2-2024

睡袋的要求第2部分:原料性能

GB/T 44139.2-2024基於睡袋保暖、舒適、便攜,並在特殊使用環境下具備防水等性能的總體要求,對睡袋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面料、裡料、膽布、填充物等原材料提出了性能要求。

適用於各種運動和休閒活動用成人睡袋用原料的品質控制。標準不適用於軍用、極端氣候帶探險等特定使用目的的睡袋,也不適用於兒童或嬰幼兒睡袋。

圖源:市場監理總局
睡袋檢測項目

保暖性能:

使用PT Teknik暖體假人模擬人體產生的熱和散熱過程,測量睡袋的熱阻值,評估睡袋在模擬實際使用條件下保持體溫的能力,確保提供充分的隔熱保暖效果。

透氣性:

透過氣體透過率測試評估睡袋布料的透氣性,確保在潮濕環境中能有效排出濕氣,從而提供舒適睡眠環境。

防水性:

測定睡袋布料對水的阻擋能力,確保其能承受一定的水壓而不滲透,在潮濕環境下能提供必要的乾燥保護。

Textest FX 3000 IV

靜壓透水性分析儀

Textest FX 3300 IV

透氣性分析儀

 

耐用性:

評估睡袋材料的撕裂強度,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輕易破損;模擬使用環境,評估睡袋在長時間使用後的耐磨損性能。

耐火性:

評定睡袋材料抵抗火源點燃的能力,以增加使用時的安全性。

重量和壓縮性:

評估睡袋的整體重量,以確定其便攜性。測量睡袋的壓縮比,評估其收納和攜帶的便利性。

色牢度測試:

確定睡袋上色料在不同條件(如水洗、日曬、汗水等)下的褪色和染色穩定性。

睡袋系列標準的發布與實施,將改善現階段產業內對睡袋產品溫度的標註尚未形成統一的現狀。生產企業可採用多種檢測項目,全面評估睡袋的性能和質量,確保其在實際使用中的可靠性和舒適性,從而提升用戶的戶外體驗。

閱讀原文:解讀GB/T 44139-2024:提升戶外睡袋性能的新規範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本公眾號為學習交流平台,並不用於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經核實後刪除;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僅供學習、參考之用,不對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證;聯繫/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轉至微信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