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DYKON 睡眠實驗室如何計算出最佳睡眠舒適度

案例分享| DYKON 睡眠實驗室如何計算出最佳睡眠舒適度

睡眠是世界上最大的話題之一。睡眠品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品質。好的睡眠它代表的不僅是享受生活,更能有效的促進身體健康。

走進臥室、關掉燈馬上入睡並不代表是良好睡眠。深度睡眠是與環境、心態、寢具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影響睡眠舒適度的因素有:溫度、濕度、光線、承托度、床單被子的材料包括透氣性和潔淨度等。
床墊、棉被等寢具作為直接與身體接觸的物品,其材質、軟硬度、透氣性、舒適度直接影響全身肌肉的張力,進而影響睡眠品質。研究表明,合適的寢具可以使每晚的睡眠品質提升20%,幫助人們更好地快速入睡,因此,透過調整寢具來提升睡眠舒適度無疑是一條捷徑。

更好的睡眠,更好的生活

DYKON 是北歐羽絨被和枕頭的領先製造商。70多年來,一直生產高品質的生活產品,並在此期間在羽絨和羽毛加工方面獲得了獨特的經驗。多年的經驗累積使得他們成為北歐最大的羽絨加工公司。

我們的寢具製造商客戶DYKON與丹麥技術大學合作開發了自己的睡眠實驗室,旨在研究哪種羽絨被和枕頭等在不同的特定氣候下能獲得最佳的睡眠舒適度。睡眠實驗室最重要的目標是確保人們能睡個好覺,目標是找​​到最佳睡眠舒適度的秘訣。
在睡眠方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喜好。有些人喜歡打開窗戶,有些人偏好溫暖的房間。有的仰臥,有的側躺。有些人在厚重的羽絨被下找到安慰,有些人在光下找到慰藉。透過DYKON的研究,發現安全感和內心的平靜是良好睡眠的最重要參數,有時甚至比獲得最佳的身體舒適度更重要。
DYKON 睡眠實驗室
研究不同材質的寢具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獲得最佳的睡眠舒適度
丹麥PT Teknik 暖體假人- 熱舒適不可或缺的得力幫手
睡眠實驗室由多個監測項目組成,包括:可控制的室溫和空氣濕度;不同的參數檢測程序,並利用軟體把數據3D視覺化顯示。而睡眠實驗室中也使用了一台最重要和關鍵設備,就是PT Teknik 暖體假人來測量人體熱舒適。DYKON 睡眠實驗室利用的PT Teknik 暖體假人是可發熱的人體模型,身體分為共28個區域,溫度感測器則遍佈全身,模型的每個表面都有感測器,實現全面資料收集。另外人體模型的熱輻射與真人95%相同,並能吸收與人體相同比例的長短輻射熱

在實驗室內,人體模型配有一張睡覺的床。臥室設有可控氣候系統。室溫可設定在攝氏10至40度之間,濕度在0%至90%之間。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模擬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臥室環境,並為特定氣候的羽絨被找到合適的成分。
除了暖體假人和環境可控的臥室,DYKON的睡眠實驗室還包含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導入到APP應用程序,配合虛擬實境VR眼鏡呈現更直觀的結果,也可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上看到。
Digital Twin 數位孿生- 變化盡在掌握

根據DYKON在研究過程中取得的結果,他們創建了一個資料庫,以顯示材料、羽絨和羽毛品質如何相互影響,以及羽絨被在特定條件下如何「表現」。因此,睡眠實驗室可以為客戶開發完美的羽絨被,甚至計算出最佳的睡眠舒適度。

暖體假人輸出的數據可透過Digital Twin 數位孿生套入CFD虛擬模擬軟體中,包含所有環境與個人參數納入熱舒適分析,打造實驗數據、模擬數據與主觀評估三方對比的數位孿生體系。配合暖體假人,在睡眠實驗室測試過程中獲得的數據信息,以3D動態形式實現測試數據可視化。

進行數據視覺化,讓客戶很容易理解暖體假人在特定氣候下舒適度如何變化。睡眠實驗室中的彩色溫標顯示了暖體假人的感覺是冷的、舒適的還是溫暖的。當選擇另一床羽絨被和氣候,暖體假人的舒適度便會按照新的組合進行變化,併計量出相應的舒適度。

結語
睡眠,或許也可以稱作是一種享受,因為這是疲憊時最有效、最舒適的體力補充,舒適的睡眠環境至關重要。

當人們睡覺時,人的生理狀態不同於清醒狀態。最明顯的一點是,新陳代謝明顯慢於清醒狀態,而且根據研究顯示,不同時間段身體的溫度和激素水平也有所差異,有別於清醒狀態下的穿著,睡覺時,床墊和被子也是隔熱層的一部分。

使用PT Teknik 暖體假人來測試被子、枕頭和服裝的熱舒適性能,能免去傳統的人手打分系統,快速地為不同環境、衣著和床品配搭下的舒適度差異進行數位化測量,幫助製造商研發評定產品,提供客觀的舒適度參考。

丹麥PT Teknik 暖體假人不僅能幫助您測試衣服、寢具和其他穿戴式服裝的熱性能。它也能用於分析戶外、室內環境、車輛、飛機等的熱舒適度和空氣品質。歡迎聯絡我們~
閱讀原文:案例分享| DYKON 睡眠實驗室如何計算出最佳睡眠舒適度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本公眾號為學習交流平台,並不用於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經核實後刪除;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僅供學習、參考之用,不對信息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證;聯繫/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轉至微信聯絡我們